中学生最讨厌的语文内容是古诗、古文和典故。因为课堂上古诗的讲解,基本上就是个故事,别当真。别说娃不爱看,我也不喜欢。
真实的诗歌有趣的很,娃都会喜欢的。
之后,我会写一点古诗、成语、典故、古文等等东西的随感,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娃爱上思考。
1
《将进酒》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读起来豪气干云。但是当了老师后,发现如果按照教学参考讲,问题太多。今天只聊一点点,篇幅不够。
我们的教材上面说,这两个宝贝都是李白的,是李白喝大了,发现酒钱不够,喊小孩子出来典当掉五花马千金裘来换酒钱。
问题是按照历史上真实的李白生平,老哥根本就买不起这两个宝贝。
老哥他爸是个商人,但是看李白老哥的文字,他爸似乎从来没有给他多少钱,他自己也没有买过什么奢华的东西。他老哥自己一辈子也就当过两回官。一次是唐玄宗任命他做翰林学士,一共两年。第二次是永安王叛乱,任命他做参谋,大概一年。老哥拿工资的日子就这么短。以至于后来郭沫若对李白没钱还能到处旅游喝酒做出的猜测是:这都是稿费或者粉丝资助。
这是文雅的说法,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全国粉丝见面会,走穴。
而五花马,按照当时的物价可相当不便宜。这么说吧,五花马相当于当时的一辆玛莎拉蒂,那是达官显贵才玩得起的。千金裘,大致相当于东北的貂皮大衣,大家可以去狗东看一看,最最最便宜的大概也得七八万。老哥那个时代没有仿毛哈,所以杜甫看到这个价格别哭。
2
从这个理解我们再看这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大致相当于说:
玛莎拉蒂、貂皮大衣,我喊儿子拿出来,换个几十万,咱们接着喝酒接着舞。
这个钱,在如今的帝都顶级ktv里面不算多,如果招待的牌面够大,大公司老总或者衙门高层,大概属于一般消费。
但是老李他招待的牌面是“岑夫子,丹丘生”,按照李白年表,前者是个道士,后者是个书法家,还都是历史书上没有明确名字那种,肯定不是太有名的人物。当然,能够在历史书上留下名字的,都不是省油的灯。就像我们现在其实根本搞不清李老哥当年有几个翰林院学士、朝廷所有部门的部长都是谁一样。你要非说这两个人是当时多么有钱的主儿,我也只能说你对。不过一次酒宴几十万,就算是当今的帝都,也没有几个明星或者艺术家玩得起。
另外,还有个尴尬的地方。当时的李白还没有结婚,这个“儿”肯定不是李白儿子。所以这个儿应该是前面两位的。
我们补充上这个细节后,再看这句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大致相当于说:
你的玛莎拉蒂、貂皮大衣,我喊你儿子拿出来,换个几十万,咱们接着喝酒接着舞。
原来是让“岑夫子,丹丘生”出钱,而不是李白自己出钱!
这个意思就是,你们请我喝酒,钱不够,你自己卖了东西凑啊!
李老哥真没有拿自己当外人。要我是“岑夫子,丹丘生”,我都想拿砖头呼他脸了。但是居然没有,因为还有最后一句:
与尔同销万古愁!
3
关于《将进酒》的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李白被唐玄宗任命为官之前,另一种是在他丢官后近十年的时间里。我们的课本上说的是后者,我认为这可能是正确的,因为最后一句诗“与尔同销万古愁!”表达了作者的忧愁和沮丧情绪。
如果我们看一下李白担任官职之前的诗,比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就可以感受到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即使他写蜀道艰难,也最多只会写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来吐槽一下。
但是当我们看他失去官职之后的诗,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他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绝望。因此,他用“万古愁”来描述自己的心情,也就很合理了。
回到《将进酒》的场景中来。李白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意思是:朋友们,我认为当官、赚钱并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探索人生的意义、求得长生不老或探索宇宙大道才更有价值。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权贵都没有找到人生的真谛,只有那些喝酒及时行乐的人,探索形而上问题的人,才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
按照这个逻辑,你是应该更加注重庸俗的富贵和身外之物,还是应该和我一起喝酒,探索宇宙大道呢?当然是后者了。所以,不要过分追求世俗的富贵,把那些庸俗的物质享受交给你的孩子去处理吧。我们一起来探索宇宙大道,一起放下尘世的烦恼吧!当我们这样理解这首诗时,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一首劝人喝酒的诗能够感动人心,能够穿越千古。
来自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ashaladia.com/msldcx/1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