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骨子里带着一股谦虚,我们衡量自己的能力的时候,往往都是觉得自己技不如人,还有很长的路可走。
可是追溯到每个人成长刚开始的起点,再看看现在,我们期间跨越的这个广度,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尤其是在教育的层面上,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感谢自己的不放弃和拼搏。
是真心话还是酸的?多所被吐槽是伪名校,也许是高攀不起吧最能证明一个人能力的学历,其实就是大学学历,大学在我国被分为好几个梯度,位于前几个梯度的要么是c9高校,要么就是大学和高校。
可是在报考的时候,如果不仔细筛选,也会掉入名校的陷阱。比如一些学校本身是野鸡大学,却把名字起的特别高大上,让人误以为这就是某所呢。
因此网上经常会有一些名单,教大家避开那些伪装的名校。但是最近笔者却发现了一份名单,上面的高校明明都是货真价实的,却被人一顿吐槽。
做这份表格的人说,其中的高校全部都是性价比非常之低的,但实际上其中却包括我国多所名校,比如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工大。
这也并非空口无凭,在每一所院校后面,还给出了性价比为什么低的理由,比如排在第一名的是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这所学校在京圈其实并不算特别出类拔萃的那些,跟清华北大肯定是没法比的,但近年来录取分数越来越高,已经完全盖过了学校本身的价值和知名度。
其次是一所冷门院校,上海海关学院,网上宣传的都是进入这所学校,毕业后就可以成为海关工作人员。相关的笔试通过率也远高于95%。
但是表格的制作者却认为这所学校除了海关之外,没有其他的常胜专业了。除了提前批专业之外,其他的学生想要报考,可以说丝毫没有性价比。
中国政法大学,是我国稳坐头把交椅的政法类高校。为什么被说成伪装名校呢原因就在于录取分数很高。难道对考生要求高,筛选优质生源,这也是学校的不对吗?
而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本部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表格吐槽的是深圳校区,认为所在城市很优秀,可是跟哈工大本部的相比,保研率非常低迷。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名校往往是普通人高攀不起的这份表格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给出来这些学校性价比低的地方,反而从一个比较刁钻的角度验证了这些名校的确是很高冷,普通人无法轻易考入。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了一个段子,玛莎拉蒂的车要万,你说它贵。可是问题到底是出在谁身上?穷是你的问题,并不是人家的问题。
高考也是一样,名校之所以称为名校,肯定是要拒绝那些兵蟹将和歪瓜裂枣进去的。人家的分数高,你考不上,这明显就是你学习不好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考不上名校就去说名校不好,这不就像那只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却非要说葡萄酸一样嘛。再说了,名校终归就是要比普通学校有光环。
在参加高考报志愿的过程当中,大家总会去这样横向的对比,一个名校冷门专业出来的学生和一个二本院校王牌专业出来的学生,前者肯定是会胜出。
因为大部分用人单位只会听你学校的名气,怎么样通过第一印象就筛选人才,而不是会听到一个陌生的二本院校名字后,还特意去查阅他的王牌专业是什么。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考不上就努力,要么就承认自己的确技不如人,去用尊重和赞赏的态度看待那些名校和学霸,而不是要诋毁人家。
你说名校的保研率低,但是普通学校呢,别忘了有些学校甚至连保研的资格都没有,而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个非王牌专业却有一个全奖直博的MIT。孰优孰劣一眼就分清。
哪怕是名校,也有弱势学科,报考前要做好心理准备曾经有一位复旦大学毕业的女生,因为选择了冷门专业,导致自己考公务员,找不到对应的岗位,最后只能跨专业考教资当了一个老师。
这就说明如果要考名校,那就最好往人家的优势学科考,而不是专盯着弱势学科想捡漏,报考前也必须要有这样的准备才行。
那么你认同这份名单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